财政预算评审动态2024-3
扎实做好评审工作 更好服务预算管理
【编者按】2023年是财政评审工作深化拓展之年。全国各级财政评审机构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坚持政治引领、评审建功,贯彻落实“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要求,牢固树立服务预算管理的意识,围绕推动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和更加精准可持续,深入开展预算评审、绩效评价和支出标准建设。创新工作思路,持续推动完善预算评审制度,加强评审支撑体系建设,为加强和改进财政预算管理、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提升财政资金投入效能做出积极贡献。根据各省级财政评审评价机构2023年工作总结,我们将部分省市财政评审经验做法编辑为3期《财政预算评审动态》,将从第3期陆续刊发(第3-5期),供参阅。
一、相关情况
2023年,全国各级财政评审机构预算(含概算,下同)评审财政资金总额6.68万亿元,较上年度增长3.52%,审减资金7965.60亿元,平均审减率12.26%,较上年度基本持平。其中,19个地区省内(含计划单列市,下同)各级财政评审机构预算评审财政资金总额呈上升态势,西藏、天津、宁夏、深圳、甘肃等5个地区省内各级财政评审机构预算评审业务涉及财政资金总额较上年度相比增幅超100%。
各省级财政评审机构积极发挥财政评审的节支增效作用,坚持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着力核减不合理支出,进一步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全国36个省级财政评审机构预算评审财政资金8408.15亿元,较上年度增长8.3%,审减资金1238.91亿元,平均审减率14.72%,较去年提升2个百分点。其中,深圳市财政预算和投资评审中心、云南省财政厅绩效评价中心、四川省财政投资评审中心3个省级财政评审机构预算评审财政资金量较大,约占全国36个省级财政评审机构预算评审财政资金的61.88%。
二、部分省市经验做法
经总结梳理,本期选取山西财政厅预算评审中心、上海市财政专项资金评审中心、安徽省预算评审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预算评审中心、深圳市财政预算和投资评审中心、河北省财政评审测算中心、黑龙江省财政厅投资评审中心、江苏省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四川省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贵州省财政厅投资评审中心等8个省级财政评审机构在2023年预算评审工作中的经验做法,供参考。
山西财政厅预算评审中心创新评审模式,推动评审业务全速发展。一是引入盲审验证机制。对争议较大的项目,先多人独立审核,再汇总讨论形成一致意见。二是引入第三方专家论证机制。在新技术类项目中,邀请第三方专家对初审结果进行论证。三是引入专家经验法。限时项目先制定同类审核标准,采用专家经验法完成项目评审工作,提高项目审核的一致性。严格落实《山西省财政厅印发省级预算绩效管理专家库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制定《山西省财政厅预算评审中心项目评审专业技术人员库管理办法》。
上海市财政专项资金评审中心发挥评审“贴近项目、深入一线”的优势,加强对评审中发现问题的梳理归纳、成因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一是发挥评审报告支撑作用。坚持“跳出评审看评审”理念,从单纯的预算资金审核,延伸到服务预算管理大局上来。强化问题导向,通过梳理分析评审的65个项目,披露了前期工作不到位、方案不完善、实施内容与预期目标匹配度不高、成本控制不够有力,超范围超标准申报预算等5大类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压实预算管理主体责任、深化前期立项论证、健全资金管理办法及加强支出标准研究等数十条评审意见建议,有力支撑预算管理。二是发挥评审简报成果效应。对类型相近、资金量大、关注度高的重大项目评审情况及时通过评审简报形式报送,总结评审过程中的创新举措、特色做法和工作亮点,为上海市财政局开展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了有效参考。
安徽省预算评审中心聚焦财政资金节支增效,扎实开展预算评审工作。一是坚持服务至上。每批项目主动对接项目单位,围绕项目预算的主要内容、编写格式、开支界限、编制标准等做好咨询服务,推动有关单位编实编细预算。二是坚持政策宣传。在评审工作中注重宣贯财经政策、财务管理办法、费用开支依据标准等,引导有关单位勤俭办事、依规开支。三是坚持分类评审。针对展览展示、维修改造、物业服务、庆典会展、信息化建设、新设机构开办等不同类型项目,分类分组安排专业人员集中评审;针对专家专业特长,分配评审任务,集中力量深度评审,提高评审专业水平。四是坚持从严从实。确定经费保障事项,评审过程有保有压,坚持绩效优先,满足合理化需求,保障重点方向支出。
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预算评审中心积极开展财政预算评审“效能提升”行动。2023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预算评审中心“财政评审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在“制度建设”“质量提升”行动成果基础上,立足宁夏预算评审实际,着眼预算管理改革大局,谋划长远,制定并实施《财政预算评审“效能提升”行动方案》。一是创新采取“会前预审、会上联评”的方式,提高重点项目评审效率。二是推进建立“部门评审全覆盖,财政评审抓重点”的预算评审工作格局。在预算编制阶段,强调要进一步强化预算评审和部门自评工作,要求对实施完成的部门预算项目由主管部门进行评审,财政部门组织抽查复核。三是采取集中会审、评审帮扶督导会等形式推进评审工作。四是坚持评审项目问题反馈机制,按月将项目审核数据情况及时反馈部门预算处室,便于预算处室业务决策,形成工作合力。
深圳市财政预算和投资评审中心探索创新构建“行政审核+专业评审”的预算经费审核双层把关机制,充分发挥专业评审把关效能,促进财政政策的加力提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强化专业评审作用,进一步提升预算经费安排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深圳市财政预算和投资评审中心按职责开展技术性评审,出具独立的第三方专业评审意见作为预算经费安排的必需依据。深圳市财政局业务处室对经费项目进行政策性、原则性行政审核把关,深圳市财政预算和投资评审中心聚焦项目的完整性、可行性、合理性,从技术层面出具专业评审意见,错位双层把关,助力提升经费安排的准确性。二是拓展预算评审链条,提升预算经费安排的有效性。深圳市财政预算和投资评审中心试点对部门预算中申请资金规模1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开展事中和事后评审,通过全过程跟踪、专题调研等方式,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硬约束。
河北省财政评审测算中心沿用项目初审、内部稽核、会审把关的三级复核制度,探索项目画像工作举措,实现评审数量、质量双提升。一是提升评审工作质量。完成近十年来评审资料建档组卷整理,着手开展分单位的项目施工图层叠画像,提高建设内容查重工作效率。科学制定评审方案,明确要求评审时限,及时督导评审进度,高质量完成评审任务。二是提高结果应用效率。实行评审结果定向通报和评审进度定期通报制度,对已完成评审、不符合评审要求、未报送评审资料的项目及时进行提示,相应提出调整预算、不予评审、加强监管等意见建议,与预算管理相关处室形成监管合力,确保财政资金支出安全高效。
黑龙江省财政厅投资评审中心强化评审方式创新,着力提升评审工作质效。一是“抓大放小”。确立各类项目评审“门槛”,突出工作重点,推动部门评审和财政评审有序开展。二是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方式。一般项目均实行网上评审,让人员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保密项目以及时限要求急的项目,实行线下评审。三是开辟绿色通道。建立评审工作应急预案,对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中央有关部门部署时间要求紧的临时项目,以及具有突发性、紧急性项目,抽调精干力量,集中评审时间,压缩评审环节,强化督办催办。
江苏省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推动评审标准化建设,在评审工作中实现“三个标准化”,做到制度完善、流程清晰、标准统一、责任明确。一是评审流程标准化。规范评审操作规程,紧密围绕具体业务和管理活动,确定关键节点,查找风险点,制定内部控制操作规程,为评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评审资料标准化。规范评审资料内容,按照不同的业务类型分别制定评审资料报送清单,指导项目单位按要求提供评审资料,进一步提高资料报送质量。三是评审报告标准化。规范评审报告框架,制定竣工财务决算、资金申请等评审报告模板,保证出具评审报告的一致性。
四川省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将2023年作为“评审质量提升年”,多措并举完善评审方式,一体推动评审质量、评审效率全面提升,为财政改革发展做好技术支撑。一是明确评审业务规范,强化制度约束。梳理细化各类项目评审流程、评审依据、评审内容、评审原则及方法,形成项目估(概、预)算评审等六项业务操作规程,明确行为规范和工作标准。编制《部门预算阶段性和一次性项目预算评审手册》,明确政策依据、职责划分、业务流程等,向预算部门单位发放。二是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项目评审时效。实行无纸化评审,项目任务分配、评审评价、三级复核、征求意见、报告出具等工作均在评审综合业务系统线上开展。通过在系统中固化流程节点,强化内部控制,实时监测评审进度,建立了权限受控、全过程留痕、责任可追溯的内部评审机制,提高评审时效。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