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预算评审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评审信息

财政预算评审动态2023-8

出台方案明确目标步骤 构建体系强化标准应用

——山西省财政厅项目支出标准经验做法分享

  山西省财政厅深入贯彻落实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有关要求,加快建立内容完整、结构优化、定额科学、程序规范、修订及时的项目支出标准体系,有效提高预算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和透明化水平。通过五年多的探索实践,山西省财政厅已正式出台了26支出标准,修订了2支出标准,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山西财政高质量发展、全省经济高质量转型筑牢基础支撑。 

  一、做好顶层设计,有序推进标准建设 

  作为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先行试点省份之一,山西财政贯彻落实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有关要求,加快建立内容完整、结构优化、定额科学、程序规范、修订及时的项目支出标准体系,不断提高预算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和透明化水平,为山西财政高质量发展、全省经济高质量转型筑牢基础支撑。2017年底,山西省财政厅提请省政府印发《关于改进预算工作集中财力保基本保战略的意见》,专门部署“健全完善预算标准体系”,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支出标准在预算编制和管理中的基础支撑作用”。2019年,山西省财政厅出台了《省级财政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绘就了“总设计图”,标志着山西省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迈出重要一步。方案明确了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的工作任务,包括建立项目支出标准体系框架、加快推进经费补助类项目通用标准的制定、积极开展专用标准和部门内部标准制定、强化项目支出标准的应用等内容。鉴于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方案提出将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山西省财政厅各部门预算管理处每年制定或修订标准不少于1项,省直部门每年制定或修订标准不少于3项。2023年,着手起草了《省级财政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实施细则》,目前该实施细则初稿已经进入讨论修改阶段,即将正式出台。 

  二、职责分工明确,研制流程合理 

  山西省财政厅省直预算处负责组织编制支出标准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省本级支出标准管理规章制度;指导支出标准制定和管理;协调和处理支出标准管理其他事宜。省财政厅部门预算管理处负责编制本处室支出标准年度计划;组织制定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监督支出标准的应用;定期梳理支出标准并提出修订计划。省财政厅预算评审中心(以下简称预算评审中心)负责为支出标准编制、复审、修订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研制流程方面,预算评审中心开展项目支出标准研制工作主要分为准备阶段、起草阶段、论证阶段和发布阶段4个阶段。准备阶段:任务科室组建标准编制工作组,确定标准制定负责人并与相关业务处室对接,确定标准制定工作思路。制定标准编制实施方案,内容包括编制目的和意义、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编制依据、编制方法、调研计划、具体分工以及进度安排等。收集整理标准相关资料,初步设计出标准整体框架和调研表。起草阶段:工作组按照实施方案开展标准编制工作,通过实地调研、查阅资料、成本测算等多种方式,对标准值进行测算,形成标准测算底稿。制定出预算编制标准,形成标准初稿。论证阶段:通过案例验证后,工作组组织专家论证,形成专家意见,对标准初稿进行修改。与相关业务处室汇报标准初稿,听取处室意见对标准初稿进行修改完善。与相关业务处室沟通后,将标准初稿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再次进行修改完善。发布阶段:任务科室形成标准正式稿,相关业务处室审核,走厅内部流程审批发布。 

  三、构建体系框架,推标准发布 

  为确保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山西省财政厅开展了预算支出标准体系理论研究,重点是对预算支出标准进行分类,统筹考虑了现有的预算收支分类的特点,按照预算支出所涉及的支出要素与支出反映的政府活动内容二分式框架,将预算支出予以细化,进而按照标准体系的原则,论证标准的预算支出所涉及的内容,初步构建了山西省预算支出标准体系框架,为预算支出标准建设奠定了基础。在标准制定过程中,预算评审中心充分发挥预算评审数据积累,依靠预算评审多年积累的大量项目预算审核数据,通过对以往数据的整理分析,为研究制订预算支出标准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有效利用相关部门的力量,借助外力加快工作开展,相关部门不但对各自领域内的项目支出有着深入了解、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也是预算支出标准的实际使用者,充分发挥各部门在标准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形成工作合力,保证标准制定工作顺利推进。 

  2018年,信息化建设项目支出标准在全国财政系统中拔得头筹,使项目预算从“基本上拍脑袋估算”变为了“按标准科学测算”,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财政部第319期《特供信息》明确指出:信息化支出标准是全国财政系统第一部正式出台的信息化领域项目支出标准,《中国财经报》也在头版头条刊登报道文章2019年,信息化系统运维支出标准是继信息化建设项目支出标准后,又一部指导性支出标准2020年,省级行政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劳务费支出标准,为规范使用编外聘用人员奠定了基础2022年,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山西省省级财政评审费支出标准,填补了省级财政在预算评审、标准制定、专项评审等的业务支出标准上的空白。 

   四、强化标准应用,规范预算编报 

  预算支出标准的应用是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的落脚点,山西省财政厅牢固树立“有标准就要使用”的理念,加强预算支出标准在预算编报、审核、安排中的有效应用。2019年,山西省启动省直机关集中办公用房资源整合工作,划分集中办公区7个,涉及50个省直部门96个单位。以往分散办公时,各厅局一般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物业费等各项支出,资金投入高低不一,如何合理高效安排预算,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山西省财政厅通过《山西省省直机关办公用房物业费预算编制规范和预算编制标准(试行)》《省直部门办公用房电梯、空调和新风系统维护费支出标准》《省直机关食堂运转经费支出标准》《省级行政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劳务费支出标准(试行)》,按照入住人数、占用面积,在短短1个月的时间内较为精准测算出运行经费,提高了预算安排的时效性和准确性。2019-2021年7个集中办公区的运行费用,审减率为28.21%,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极大地节约了财政资金。通过三年的标准强化应用,2022年起项目单位申报预算时基本能够按照以上标准进行预算编制,进一步提高了预算编制的规范和预算审核的效率。 

      

多措并举科学规范 助力标准体系建设发展

——河南省财政厅项目支出标准经验做法分享

  近年来,河南省财政厅紧密结合预算管理需求,优先选择适用范围广、资金量大、延续性强、适合标准化管理的项目,扎实推进项目支出标准制定工作。目前已制定印发了省直机关办公用房装修和维修改造、大型会展和招商活动、公益场馆运维、政务信息化建设及运维、政务云服务费、绩效评价购买服务、印刷费等16项目支出标准,省本级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得到较大充实,为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和加强部门预算管理提供了有效支撑。主要经验做法如下: 

  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标准制定 

  河南省财政厅高度重视、积极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建设。一是建章立制,凝聚工作合力。首先着手建立标准体系建设厅内联席会议制度,由主管预算局的副厅长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主管预算评审中心的副厅长担任联席会议副召集人,相关部门预算管理处及预算评审中心负责人为联席会议成员,有效发挥议事协调作用。二是科学谋划,促进标准选题科学合理。每年初召开厅内联席会议,研究预算管理实际和各类项目具体情况,优先选择涉及面广、资金量大、实施期限长、适合标准化管理的项目,坚持急用先行原则确定标准制定计划,着力规范项目预算管理的薄弱环节,为标准制定工作把舵定向。三是严格审批,保障标准成果规范权威。项目支出标准初稿形成后首先征求行业专家意见,专家论证通过后再广泛征求省直单位意见,各单位意见充分研究采纳后报厅长办公会审核,厅长办公会研究通过再上报省政府审批,最终经省政府同意后印发实施。经过层层审核把关,标准成果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权威,为标准应用奠定坚实基础。四是多措并举,强化标准应用。建立高效的标准应用机制,预算局、预算评审中心、信息办多方合作开发标准应用模块,将标准嵌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在预算编审中实时检查、提醒。《河南省财政厅关于编制省2024-2026年财政规划及2024年部门预算的通知》明确规定“持续推进支出标准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已制定的办公用房装修及维修改造等19类项目支出预算标准,强化支出标准应用,将支出标准作为预算编制的基本依据,不得超标准编制预算。”同时,预算局、预算评审中心在厅一体化业务数字平台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项目支出预算标准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已出台标准的查询路径和在一体化系统中的操作流程,进一步强化标准应用,实现标准应用的常态化制度化。 

  建立健全保障措施,标准研制高效开展 

  项目支出标准建设工作由厅预算局牵头,预算评审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并自行研制,为确保标准研制工作正常开展,制定了完善的工作保障措施。一是明确工作计划。每年末组织召开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厅内联席会议,总结本年度项目支出标准制定工作,研究下年度标准制定计划。会上各业务处室根据部门预算管理实际,提出项目支出标准建设需求。会后与需求处室深入对接,详细了解各项目具体情况,优先选择涉及面广、资金量大、延续性强、适合标准化管理的项目,按照急用先行原则确定标准制定计划并报厅领导审核批准,为标准制定工作把舵定向。二是制定工作方案。针对拟制定标准的项目,继续与部门预算管理处和预算局、预算执行局沟通,梳理统计项目具体内容、预算单位、实施单位、近三年的预决算数据等信息;考虑项目资金规模、是否具有代表性和管理规范程度等因素,选取拟进行书面及现场调研单位和配合处室;根据标准制定需了解掌握的信息,制作基础数据表。同时,明确项目单位需要提供的合同、实际支出明细、支出凭证、发票等支撑资料,安排工作计划,确定前期准备、制定标准、审核发布三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经厅领导同意后印发标准制定工作方案。三是开展前期调研。研究学习相关文件资料,广泛收集整理项目相关文件依据、其他省份有关标准资料,研究把握文件精神,明确标准涵盖范围以及标准制定工作重点;深入调研项目支出整体情况。从厅相关处室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收集各预算单位项目预决算数据,了解项目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广泛收集项目预算评审案例和政府采购数据资料,分析梳理项目支出特点和规律,为标准测算提供参考依据;重点调研项目实施内容及支出明细。对项目支出金额较大的预算单位进行现场调研,了解其业务流程、技术规范、管理规定等,并通过查阅账册、合同及凭证等资料,核实项目支出明细,座谈听取相关单位对标准制定的意见和建议;开展市场调研。从行业市场收集价格信息,了解市场行情,掌握行业价格水平,为限额标准数据测算提供重要参考。四是制定支出标准。理清标准制定思路,即明确界定项目支出标准涵盖内容及适用范围;合理搭建标准框架。科学测算限额标准。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和项目明细支出数据资料,开展统计分析、分类归并等工作,参考市场价格水平,结合征求专家意见情况,科学合理测算限额标准。五是审核发布标准。完成上述工作后整理形成标准初稿,并进行详细审核,主要审核相关文件规定是否适用有效,数据来源是否真实可靠,数据统计分析是否科学合理,专家意见的采纳是否充分完备等。结合历史数据资料和外省有关标准进行验证对比,修改后形成征求意见稿,书面征求相关单位、厅内处室等各方意见,进一步完善形成上会稿。 

  压实责任把握重点,合理测算强化应用 

  一是注重规划设计引领,压实责任凝聚合力。为统筹推进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按照预算管理总体要求,2017年,河南省财政厅制定出台了《河南省省级财政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明确标准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和保障措施,切实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导。建立标准体系建设厅内联席会议制度将各参与方的主要职责、工作规则和要求制度化,压实成员单位责任,凝聚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发挥议事协调作用二是聚焦预算管理需求,精准把握建设重点。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重点针对涉及面广、资金量大、延续性强、适合标准化管理的项目,加快推进标准体系建设,着力规范项目预算管理的薄弱环节。每年末组织召开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厅内联席会议,深入分析预算管理实际和各类项目情况,紧扣需求确定标准制定计划,为标准制定工作把舵定向。针对各项标准制定,精心设计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内容,制定保障措施,切实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计划性,确保标准制定任务高效推进。三是做细做实基础工作,科学合理测算标准。为切实保证标准质量,预算评审中心聚焦标准制定的关键环节,重点做好前期准备、制定标准、审核发布三个阶段的基础工作。前期准备阶段主要采取现场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收集相关文件规定、项目历史资料、市场行情数据等,审慎研究标准制定思路和重点。制定标准阶段对收集的数据资料整理分析,分类归并费用构成,搭建标准框架、测算限额标准、制定项目方案编制规范。将各项标准与财政部和其他省市标准、往年实际支出情况、当前市场行情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形成标准初稿。审核发布阶段充分征求相关部门和行业专家意见并修改完善,严格按程序报批后印发实施,确保制定过程规范严谨,标准测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四是注重强化标准应用,务求标准建设实效。认真贯彻“有标准就要使用”的理念,不断强化已制定出台的标准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中的应用。探索建立高效的标准应用机制,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开发标准应用模块,将标准嵌入预算管理流程,在预算编审中实时检查、提醒,提高预算编审效率。强化标准在预算评审工作中的应用,有效提高评审工作效率,实现标准应用的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宣传交流,举办项目支出标准解读培训班,向省直部门和市县财政系统专题讲解标准相关内容,通过《中国财经报》《河南日报》和《河南财政》专刊等媒体平台,宣传工作动态和阶段性成效,扩大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影响力,积极营造“建标准、用标准”的良好氛围。 

  夯实预算管理基础,提高预算编制效率 

  一是规范项目支出预算编制,项目预算管理难题有效破解。支出标准明确了各类项目的适用范围,规范了各部门在申报项目预算时需要说明的情况、填报的内容,分类分项分档规定了具体限额标准,充分满足相关领域项目预算编制和审核的需要,使得预算方案有了完善的“模板”,资金安排有了精确的“秤量”,预算管理基础得以不断夯实。随着标准体系的逐步完善,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的方案编制不规范、项目内容不清晰、预算标准不统一等预算管理难题得到妥善解决,各方博弈权衡有效减少,预算编制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更加规范科学,项目实施推进步伐更加稳健高效。二是践行政府过紧日子方针,财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合理。支出标准在充分考虑现阶段合理需求的基础上,坚持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方针,按照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严格剔除不合规不合理的支出,确保标准既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又与财政保障能力相匹配;进一步规定有关支出标准为最高限额控制标准,项目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从严从紧编制预算。同时,注重强化绩效理念,要求同步设置绩效目标,为绩效监控和评价奠定基础,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在当前财政收支矛盾加大的形势下,标准的印发实施有效提高了项目预算的精准度和合理性,打破预算分配的固化格局,促进了财政资源的配置优化和绩效提升,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三是完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财政治理能力水平不断提升。预算是政府活动和宏观政策的集中反映,项目是预算管理的基本单元,构建数量适度、结构合理、科学规范的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在建立现代预算制度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保障性的作用。相关领域支出标准的出台有效填补了河南省预算管理制度的空白和薄弱地带,标准的有效运用贯穿于预算管理全过程,为财政治理能力水平的提升增效赋能。预算编制和审核时做到有据可依、统一尺度,预算管理更加“阳光透明”,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从源头上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预算执行中结合标准对资金使用进行合理控制,避免超标准、超预算的情况,加强对财政资金的运行监控;项目实施完成后运用标准进行项目成本节约情况的绩效评价,发现存在问题,及时调整完善相关制度,达到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改进项目管理的目的,助力推动财政乃至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02日